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文思小栈 > 正文

【19汉语言文学·朱铃铃】新生

来源:校报投稿 | 编辑:崔雯丽 发布日期:2020-12-25

晨风微凉,一阵一阵地吹到脸上,夹杂着花津河初秋的气息。清新、湿润,深吸一口仿佛就能看见满池苍翠的荷叶,晶莹的露水在荷叶上来回滚动。

一大早,侯德、重佼、伯雪、杜兴四人就和十几个主动前来的同学一起,穿着志愿者小马甲、带着工作证,站在敬文图书馆前的广场上,等候着新生到来。“放个假回来,学校的小猫都瘦了,骨瘦嶙峋的,看起来饿得不轻。”“终于回学校了。在家呆八个多月脑子都快生锈了,也终于不用上网课啦!”“是的。能看到老师和同学们真是太好了,太快乐了!”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闲聊着,感慨地看着阔别已久的校园。

西门、东门,陆续出现了影影绰绰的人影,稀疏的人影又慢慢汇聚成黑压压的人海,渐渐走近了、清晰了。一名名朝气蓬勃的新生,拖着各色的行李箱,操着迥然的乡音,在家长饱含欣慰而又不舍的目光的注视下,走向了新生报道处。他们脸上洋溢着的,是结束高考后的开朗,是对大学生活的憧憬,以及初来乍到的一丝丝忐忑。

很多新生前来报道都是全家陪同。家里头发花白的老人精神矍铄,满面红光;婴儿车里的小宝宝吮着手指,睁大眼睛好奇地张望着偌大的广场,一家人其乐融融,好不热闹。当然,也有新生勇敢而独立,只身前来报道。

侯德和重佼忙活着将新生的大件行李搬到院学生会的三轮车上,开向宿舍。

一个瘦小的女孩子,背着厚厚的书包,迷茫地走出来了,身后的母亲拖着行李慢慢地跟在后面。看着自己的孩子报道的身影,那个同样瘦弱的母亲咧开了嘴角,眼含笑意,有些疲惫的脸上写满了骄傲和自豪。她左手拖着大号的行李箱,右手将鼓囊囊的蛇皮袋扛在肩上,费力地向前拖着。见况,伯雪和杜兴赶紧跑上前去,从那位母亲手中接过了行李。“阿姨好!我们是院志愿者。这行李看起来挺重的,您先歇一会儿吧,我们来帮您。师大地方很大,走,我们带你们去宿舍。”询问过女孩她的宿舍后,两人一边带路一边介绍着。“这是敬文图书馆……看!那是合工大前几年送的黑天鹅。去年生了四只崽,当时我们都叫他们‘安师大四小天鹅’,但现在都长大了,一下子多了这么多只……”

“再往前走就是食堂,对,就是前面那个砖红色的建筑。”“今年食堂还装修了呢,挺好看的,而且更好吃了!”他们争先恐后地补充着。

沿着花津河,走过图书馆,抄小道,再穿过马路,就到了宿舍区。宿舍门口围了一大堆家长,宿管阿姨一个个地仔细核查学生信息。跨过人山人海,伯雪和杜兴将行李搬到了小女孩的宿舍。那位瘦弱、微微黝黑的母亲连连跟他们道谢感激,然后转身忙活着给女儿铺床褥。两人笑着招了招手离开,然后再度返回东门广场。与侯德、重佼汇合,继续迎接新生。

大学丰富多彩的生活开始喽。全新的生活啊,希望他们能够尽快适应呢。以后的路就靠他们自己了。

他们暗暗地想。

等迎完了新生,下午两点,他们还有一场英语六级考试。

分完了专业,重新分配了校区和宿舍,认真学习、备考……生活终于重回正轨,而不再是在家宅八个多月一事无成的懒散。随着疫情阴影的逐渐散去,这,也是他们的新生。


(供稿来源:安徽师大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