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师范大学的校园里有这样一批青年人,他们不图物质报酬,不受利益驱使,基于信念、良知、感恩和责任感相聚在一起,共同从事校园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事业,用志愿者的光芒为美丽江城、为和谐师大增添了一道青春的亮色。他们用坚定的理想信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雷锋精神”,这就是安徽师大新雷锋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新雷锋协会)。
新雷锋协会成立于2007年11月15日,协会在安徽师范大学校社团联合会、经管学院院团委指导下,本着“以人为本、团结互助、服务他人”的原则,坚持学习践行雷锋精神,组织指导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四年来,协会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宗旨,学习雷锋精神,践行雷锋精神,立足校园,面向社会,深入广泛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
倾情付出——“新雷锋”服务校园
如今,在师大校园中“新雷锋”的身影已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新雷锋”志愿者们利用课余时间,团结协作、尽己所能,为建设美丽和谐校园贡献绵薄之力。在大学校园里他们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冬季甲流防控之校园卫生大清理”活动中,志愿者在校园里积极宣传预防甲流的相关常识;清除校园内死角的垃圾,为营造一个干净文明的校园做贡献;近年来协会与敬文图书馆形成长期合作关系,定期去图书馆进行义务清扫工作,组织开展“义务清理图书馆,创和谐学习环境”等活动.两年来累计服务近300余小时;在“宣传亚运知识,传递和谐校园”活动中,“新雷锋”们以“宣传单宣讲及签名支持”、“自行车队环校宣传”及“演讲宣传”三种形式开展此次宣传活动,调动了广大师生对亚运会的热情;“无偿献血,奉献爱心”知识讲座是新雷锋协会的常规活动,此活动不但加深了同学们对无偿献血的理解,而且激发了大家参加无偿献血的积极性;“3.5纪念雷锋日”与“12.5国际志愿者日”主题教育宣传活动已经成为新雷锋协会的精品活动,协会通过这两个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主题教育宣传活动,如雷锋事迹图片展,组织观看雷锋电影,讲雷锋故事,万人签名,志愿墙宣誓等相关活动。协会还利用活动的影响力来招募志愿者,让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到学习雷锋的行动中来。


大爱无疆——“新雷锋”奉献社会
“新雷锋”的身影不仅仅局限于师大校园,他们的足迹遍布江城,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他们去过云南到过四川,一些祖国人民需要他们的地方,也会看到“新雷锋”的身影。
“暖川行动系列活动”是新雷锋协会最典型一个奉献社会的活动,2008年,在得知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后,新雷锋协会第一时间携手芜湖各大高校联合发起了“暖川行动”爱心募捐活动。活动共募集到善款一万三千余元,过冬物资数千件。配合“暖川行动”的还有校园“绿色募捐”,“绿色募捐”活动主要是针对全校在校大学生宿舍内的废瓶、废纸进行回收并义卖,最终收获了2000多个瓶子和价值约200元的废纸,折现以后全部寄给了灾区人民;“牵手世博,情系玉树”大型公益爱心义卖活动也得了广泛学子的支持,得知玉树地震之后协会立即组织开展义卖活动,爱心公益行动在安徽师范大学和芜湖市步行街中心广场依次展开,反响强烈;西南五省的旱灾也牵动着“新雷锋”的心,得知灾区人民需要帮助时,新雷锋协会又在第一时间在中山路步行街广场举办了一场“为西南干旱灾区献爱心”的大型募捐活动。此次募捐活动以“旱灾无情,人间有爱”为主题,激励大家心手相连,众志成城,与灾区人民共渡难关。


爱心接力——“新雷锋”薪火相传
新雷锋协会的所开展的学雷锋活动已走过四度春秋,四年来,“新雷锋”已经将学雷锋活动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紧密结合。“走进福利院、走进养老院”已经是协会的常规活动,每逢周末和节假日,新雷锋协会的志愿者就会给小朋友们送去爱心礼品,教他们生活小常识。在养老院中“新雷锋”常常给他们带去温暖,帮他们晒被褥、洗衣服及整理内务;志愿者们还与夕阳红敬老院与老人们欢度中秋佳节,几位文艺骨干还带去了文艺节目,为老人们带去了欢笑和温暖;两年来协会携手澛港小学为留守儿童义务支教,不但有效地提升他们的学习成绩,同时也给留守儿童带去了关爱;“夕阳红电脑培训”志愿活动给健康路社区的市民留下了深刻印象,让市民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得到了很多提升。
四年来,“新雷锋”多次志愿服务大型会议和文体赛事。“志愿服务中甲联赛”活动中,奥体领导和运动员给予志愿者们充分肯定与赞扬;“志愿服务冬季人才交流大会”活动中,志愿者们冒着寒风细雨,还面带微笑详细回答了前来询问相关信息的应聘者的问题,得到了主办方和应聘者的一致好评;新雷锋还先后服务过“国际动漫创意产业会”、 “华聘网芜湖招聘会”等活动。


规范运行——“新雷锋”机制健全
四年来,通过千余名新雷锋志愿者的努力,新雷锋协会已经逐渐形成并在不断完善的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协会的章程也在不断更新,力求活动开展求实效,使协会章程能够形成协会长久运行的工作机制。章程中对协会进行了定位,明确了协会的性质和定位,明确了协会的总体任务。规定了会员的权力和义务以及志愿者的招募和培训制度,规范了协会组织结构和会员代表大会制度。
除了规范协会章程以外,协会还专门成立了安徽师范大学新雷锋爱心基金会,并且制定了新雷锋爱心基金会章程。新雷锋爱心基金会章程规定了此基金的性质和意义,明确了基金会的组织结构和营业范围和爱心基金的募集与处理办法等。
在日常的协会管理和运行机制中,协会还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定期交流、研讨工作情况;建立接待同学来访制度,帮助同学解决困难、问题等。协会还特别注重志愿服务工作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加大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协会设立了自己的网络论坛(http://xinleifeng.5d6d.com)微博和QQ群(176622129)等。多种制度的认真贯彻执行,促进协会志愿服务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收获自我——“新雷锋”默默成长
奉献是一种付出,更是一种收获。四年来,“新雷锋”在默默奉献中不断成长,协会一直秉承着“奉献社会,收获自我”的宗旨,为社会的公益事业贡献着一份力量,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志愿者们的道德修养、业务能力及综合素质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志愿者们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也得到了学校和社会的肯定与赞扬。四年来,新雷锋的志愿服务活动先后被《人民日报》、人民网、中国共青团网等百余家国内主流媒体报道数百篇次,2010年还被安徽电视台《第一时间》栏目专题采访报道。40多位志愿者被芜湖市镜湖区团委授予“优秀志愿者”称号,11位志愿者被中国关心下一代委员会授予“优秀志愿者”称号,社团也被评为校“优秀社团”。同时也涌现了一批以“全国自强之星”陈向勇为代表的学生典型,陈向勇先后任安徽师范大学新雷锋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经管学院团委副书记、院学生会副主席,先后荣获2009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安徽省终审决赛银奖、安徽师范大学“师大骄子”十佳大学、抗震救灾优秀志愿者、优秀团干等。四年来,一批批“新雷锋”们在新雷锋协会里得到了磨练和成长。
青春是美丽的,奉献中的青春更加美丽。让雷锋精神在实际行动中传承,让美丽的青春在奉献中永远闪光。(经管团委孙良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