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运会系列报道】之三:师生展英姿 赛场竞风流 10月26日,我校第四十届田径运动会在花津校区北体育场隆重开幕。来自赭山校区、花津校区的师生健儿相聚赛场,同场竞技。赛场上,运动员奋勇拼搏,追逐奖牌的荣光;赛场下,志愿者微笑服务,随时准备伸出双手。校记者团的各路记者全程关注赛场内外,用文字记录精彩战报,用镜头定格动感瞬间。
镜头一 跑道上飞驰的身影
上午10:20,甲组男子200米预赛拉开帷幕。预赛44人中只有8名幸运儿才能入选决赛,竞争激烈可见一斑。随着发令员一声枪响,六条赛道上的运动员像离弦之箭。起跑,没有人抢跑,也没有人失误,运动员们都努力发挥出自己的最佳状态。看台上,观众们呐喊声此起彼伏,此时此刻每个人的内心都是激动而紧张的,希望目光锁定的那个人能够快一点、再快一点。来自传媒学院11级空乘专业的余浩然同学拔得第二小组头筹。在我们祝贺他的同时,他表示除了激动高兴之外,心中还有一丝忐忑。当我们问起他的训练情况时,他说:“完全是按照教练的指示训练,跑前先热身,每天两个200米的训练,一练速度,二练耐力。起跑不要太早,要把重心调整好,跑的时候要注意速度的分配。”然而最终余浩然以0.1秒的微弱差距没能进入决赛,“虽然结果有一点遗憾,但我依然不会放弃奔跑的动力,明年再来!”我们也相信飞驰的少年,在跑道上没有终点 。

镜头二 标杆上跃动的舞姿
26日上午,女子甲组跳高决赛也圆满结束。赛前,运动员们各自抬脚,提臀,压腿。当身体弯曲成优雅的弧形,腾空越过横杆那一瞬,动作轻盈优雅,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10历史专业的闫淑莹第一次跳过1.2米,然而第二次、第三次都刮倒了竿子,被淘汰出局。尽管输了,她依然以灿烂的笑容告诉我们:“输了也没什么,没有最高,只有更高,参与就是胜利。”运动使人乐观,快乐地完成自己的每一项比赛,何尝不是一件幸福的事。在下午男子甲组的跳高决赛中,男生们的阳刚之气体现的更加明显。最终,陈俊、陆恒诚、尚芮分列前三名。记者了解到,来自政法学院的陆恒诚此次带伤出阵,并未发挥出正常水平,但他表示自己已经尽力了,而且第一名仍是政法学院的运动员,他还是很高兴。这种心系学院荣辱,不计个人名利的精神也使他在赛场上腾跃的画面更美、更珍贵。


镜头三 教职工“星光”依旧灿烂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总有人,用这样美丽的诗句形容站在三尺讲台上的他们。可是,在今天的教职工组比赛中,他们却让我们知道,走下三尺讲台,他们“星光”依然灿烂。
历史与社会学院的傅老师勇夺女子100米的小组第三名。在接受采访时她表示,对自己的成绩还算满意。她告诉我们,取得这样的成绩来源于她平时经常进行锻炼。在业余空闲时,她喜欢打羽毛球、做健美操,尤其喜欢在小区里跑跑步。来自物电学院的仲志华老师更是凭借强大的实力在男子1500米的比赛中一举夺魁。仲老师的同事告诉记者,仲老师平常一直坚持锻炼,羽毛球比赛中更是勇夺亚军。这一切给了他良好的体力,别看仲老师已经四十多岁,但他的实力可是公认的。而仲老师在被问及他为什么在繁忙的教学生活中还能坚持锻炼时,他露出了一个爽朗的笑容:“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他觉得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才能做好事情。最后,仲老师表示这样的比赛可以促进教职工身体素质的提高,也可以锻炼自身坚持不懈的精神。“这届运动会的天气很好,现场的氛围也非常的热烈,希望参赛的运动员能够取得满意的成绩,也祝愿运动会成功举办,同学们天天快乐!”仲老师如是说。

镜头四 留学生异国风采别样红
在女子200米预赛赛场上,我们采访到了一位来自古巴的留学生选手梁风,梁风是她的中文名字,来中国已经两年了。“在刚才的200米预赛中,我的成绩是小组第四,虽很无奈,但名次也不能看得太重,能参与进来、挑战自我就是胜利。”梁风用流利的汉语告诉记者,这番话语让大家很是钦佩。赛场边,记者还有幸采访到了外国语学院的两位外籍教师,一位是来自美国的Stephoney,另一位是来自新加坡的Amanda。一头金色长发的Stephoney,是一位美丽的美国女郎,她来安徽师范大学已经三年了。她非常喜欢中国的传统艺术,喜欢国画、旗袍以及传统建筑,她特别提到她对中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古诗词情有独钟。当问到对今天运动会的印象时,Stephoney表示运动会开幕式表演非常的精彩,她觉得安师大的学生很努力,希望他们能在运动会中取得好成绩。Amanda一头黑色的头发,戴着漂亮的耳环,她来到安师大也已经有一年半了,她觉得安师大的学生很认真,很优秀,希望师大能够发展的更好。
与此同时,记者也注意到混杂着中、英、日、俄、德、法等多种语言的加油声成为今年观众席上最靓丽的风景线。截至记者截稿时,运动会赛程已经过半,有关大赛的消息,校记者团的记者将继续追踪报道。(校记者团 冯李华 徐军那 钟华林综合报道)

10月26日,我校第四十届田径运动会在花津校区北体育场隆重开幕。来自赭山校区、花津校区的师生健儿相聚赛场,同场竞技。赛场上,运动员奋勇拼搏,追逐奖牌的荣光;赛场下,志愿者微笑服务,随时准备伸出双手。校记者团的各路记者全程关注赛场内外,用文字记录精彩战报,用镜头定格动感瞬间。
镜头一 跑道上飞驰的身影
上午10:20,甲组男子200米预赛拉开帷幕。预赛44人中只有8名幸运儿才能入选决赛,竞争激烈可见一斑。随着发令员一声枪响,六条赛道上的运动员像离弦之箭。起跑,没有人抢跑,也没有人失误,运动员们都努力发挥出自己的最佳状态。看台上,观众们呐喊声此起彼伏,此时此刻每个人的内心都是激动而紧张的,希望目光锁定的那个人能够快一点、再快一点。来自传媒学院11级空乘专业的余浩然同学拔得第二小组头筹。在我们祝贺他的同时,他表示除了激动高兴之外,心中还有一丝忐忑。当我们问起他的训练情况时,他说:“完全是按照教练的指示训练,跑前先热身,每天两个200米的训练,一练速度,二练耐力。起跑不要太早,要把重心调整好,跑的时候要注意速度的分配。”然而最终余浩然以0.1秒的微弱差距没能进入决赛,“虽然结果有一点遗憾,但我依然不会放弃奔跑的动力,明年再来!”我们也相信飞驰的少年,在跑道上没有终点 。

镜头二 标杆上跃动的舞姿
26日上午,女子甲组跳高决赛也圆满结束。赛前,运动员们各自抬脚,提臀,压腿。当身体弯曲成优雅的弧形,腾空越过横杆那一瞬,动作轻盈优雅,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10历史专业的闫淑莹第一次跳过1.2米,然而第二次、第三次都刮倒了竿子,被淘汰出局。尽管输了,她依然以灿烂的笑容告诉我们:“输了也没什么,没有最高,只有更高,参与就是胜利。”运动使人乐观,快乐地完成自己的每一项比赛,何尝不是一件幸福的事。在下午男子甲组的跳高决赛中,男生们的阳刚之气体现的更加明显。最终,陈俊、陆恒诚、尚芮分列前三名。记者了解到,来自政法学院的陆恒诚此次带伤出阵,并未发挥出正常水平,但他表示自己已经尽力了,而且第一名仍是政法学院的运动员,他还是很高兴。这种心系学院荣辱,不计个人名利的精神也使他在赛场上腾跃的画面更美、更珍贵。


镜头三 教职工“星光”依旧灿烂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总有人,用这样美丽的诗句形容站在三尺讲台上的他们。可是,在今天的教职工组比赛中,他们却让我们知道,走下三尺讲台,他们“星光”依然灿烂。
历史与社会学院的傅老师勇夺女子100米的小组第三名。在接受采访时她表示,对自己的成绩还算满意。她告诉我们,取得这样的成绩来源于她平时经常进行锻炼。在业余空闲时,她喜欢打羽毛球、做健美操,尤其喜欢在小区里跑跑步。来自物电学院的仲志华老师更是凭借强大的实力在男子1500米的比赛中一举夺魁。仲老师的同事告诉记者,仲老师平常一直坚持锻炼,羽毛球比赛中更是勇夺亚军。这一切给了他良好的体力,别看仲老师已经四十多岁,但他的实力可是公认的。而仲老师在被问及他为什么在繁忙的教学生活中还能坚持锻炼时,他露出了一个爽朗的笑容:“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他觉得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才能做好事情。最后,仲老师表示这样的比赛可以促进教职工身体素质的提高,也可以锻炼自身坚持不懈的精神。“这届运动会的天气很好,现场的氛围也非常的热烈,希望参赛的运动员能够取得满意的成绩,也祝愿运动会成功举办,同学们天天快乐!”仲老师如是说。

镜头四 留学生异国风采别样红
在女子200米预赛赛场上,我们采访到了一位来自古巴的留学生选手梁风,梁风是她的中文名字,来中国已经两年了。“在刚才的200米预赛中,我的成绩是小组第四,虽很无奈,但名次也不能看得太重,能参与进来、挑战自我就是胜利。”梁风用流利的汉语告诉记者,这番话语让大家很是钦佩。赛场边,记者还有幸采访到了外国语学院的两位外籍教师,一位是来自美国的Stephoney,另一位是来自新加坡的Amanda。一头金色长发的Stephoney,是一位美丽的美国女郎,她来安徽师范大学已经三年了。她非常喜欢中国的传统艺术,喜欢国画、旗袍以及传统建筑,她特别提到她对中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古诗词情有独钟。当问到对今天运动会的印象时,Stephoney表示运动会开幕式表演非常的精彩,她觉得安师大的学生很努力,希望他们能在运动会中取得好成绩。Amanda一头黑色的头发,戴着漂亮的耳环,她来到安师大也已经有一年半了,她觉得安师大的学生很认真,很优秀,希望师大能够发展的更好。
与此同时,记者也注意到混杂着中、英、日、俄、德、法等多种语言的加油声成为今年观众席上最靓丽的风景线。截至记者截稿时,运动会赛程已经过半,有关大赛的消息,校记者团的记者将继续追踪报道。(校记者团 冯李华 徐军那 钟华林综合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