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师大国培班的日子
——国家中西部语文课改教师培训班学员生活专访
校记者团 刘峰 刘玉超
2009年10月9号上午,安庆九中语文教研室的一声电话打断了方银莲的备课思路。安徽师大培训部的紧急通知电话通知,并没有丝毫打乱方银莲老师两个毕业班备课的笔触,作为特级语文教师的她,清醒的明白——高考必须是第一位的。更何况,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她早已习惯了一次次的大小培训,然而这回却非同寻常。
十天后,当她踏进安徽师大的1509教室时,身边和她一样来自全省各个高中的76个语文教师,都在对着手中的日程安排表,低声说着什么。不时有老师一不小心的说大了声:“课程这么满;居然还有班主任和班委;是不是百家讲坛的那个鲍鹏山?”方银莲老师隐约听到了这些私语。
她和小部分学员,被安排在13栋宿舍楼,其他的大部分学员住在松风阁,统一的双人间,培训部给每位学员都配发了一张250元的师大食堂饭卡,生活条件不算差。班里的绝大部分学员,不是省级教坛新星,就是特级教师,她感到有一种莫名的压力。然而从听完第一节课开始,她再无暇关心这些生活上的琐屑。第一堂课鲍鹏山教授的精彩讲演,她和身边的教师们,纷纷自觉的记起笔记来,整个教室出奇的安静。渐渐地,她嗅到一些和以往的培训不同气息,接下来的培训生活,更证实了她的判断。
每天上午8点到11点半,下午2点半到5点半的培训课程,讲课的老师除了邓彤等一线教学名师,更多的是像陈文忠这样的知名教授。他们的教学观点理论,每每在课余的分组讨论中激起强烈的火花。参加国培计划的77个学员,被责任心极强的班主任宫萤老师分成了五组,每一组都指定了组长,负责组织课余的讨论,及时把学员生活、学习中的问题反映给她,以便为全体学员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
诸如“时间很紧张,课程太紧!”这样的抱怨,让他们觉得亲切了许多,每天晚上除了整理白天宝贵的听课笔记,分组讨论,整理交流意见总汇,写听课感怀这些事之外,还要未雨绸缪的为毕业考核,准备一篇学习心得和教学经验的论文。有很多老师依照以往培训经验,在来之前就安排好了走亲访友的日程计划,可现在问起他们这些事,他们只是笑着说学习繁重,没有时间。然而,抱怨归抱怨,这些各地的语文教学精英,难调的众口却一致的说这一次的培训收获很大。
一位淮北来的教师在采访过程中谈到“新教改”的问题,他指出06年安徽就开始实施新教改,然而改来改去,在高考的指挥棒下,自己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同。直到听了这几天的培训课程,才渐渐的觉悟到教改的新意,这些年自己又忙于教学,在新的教育理念前显得有点孤陋寡闻,听到这些大家的理论,大有相逢恨晚的感觉,这次培训对以后的教学肯定意义非凡。
采访中,部分学员对安徽师大为此次培训所作出的努力深表感激。26号下午安徽师大文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的主要领导,还要为所有的学员开一个座谈会,以便更好的掌握学员的学习动态。据悉今年教育部国培计划安徽省700个培训名额中,有一半是由安徽师大承担的。除了先期的高中语文之外,还将有初中化学和小学数学两门培训课程也由安徽师大承办,安徽师大的主要领导和培训部均表示,要高质量的完成教育部的培训计划,切实的推动新课改的进行。
来自宣城的贺双清老师在谈到这次培训的意义时,不无激动的说:“以往的培训,基本全是一线老师关于具体教学技巧的培训,这一次培训除了技巧方法的讲授之外,更多的是关于新的教育理念的灌输,很值得我们这些一线的老师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反思,革新。很多我们平时教学中零星的感悟,在经过这些知名教授高屋建瓴的阐释之后,在学员中获得普遍的认可,教授们和全省各地的这些同行的一致观点,为我们以后的教学,提供了一个远大而又清晰的目标,更好的指导新教改的理论和实践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