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待定栏目 > 校园新闻 > 正文

我校学子在第11届全国“挑战杯”竞赛中获嘉奖

来源: | 发布日期:2009-11-04

“科技放飞梦想,挑战成就未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全国学联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第11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于10月28日—10月31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隆重举行。我校3件作品获奖,并首次取得参赛以来第一个二等奖的最好成绩。校团委副书记台启权、社会学院副院长方青、化材学院团委书记余妍霞以及参赛作品作者代表秦枫、叶一星同学参加了比赛。

经过学校和全省逐级选拔,今年我校有7件作品参加全国决赛。由多名院士领衔的近百位专家学者组成竞赛评审委员会对参赛作品进行了细致严格的评审,我校有3件作品获奖。其中,化材学院耿保友教授指导的2005级化学专业郭怡君同学的作品《多层 ZnTe 纳米线阵列的合成、表征和强激子发射》夺得二等奖,社会学院方青教授指导的2007级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研究生秦枫等同学的作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绩效评估和机制建构——以安徽省广德、铜陵为例》夺得三等奖,社会学院辅导员杨静老师指导的2008级历史学专业曹颖同学的作品《上海世博会与国家软实力的提升》获得了世博专项作品评比三等奖。这是我校参加此项竞赛以来,在获奖作品数量和竞赛成绩两个方面取得的最好成绩。据悉,本次竞赛活动共有来自内地、港澳台及国外的近500所高校师生代表、社会各界代表4000多人参加了比赛,经过国家、省、高校三级竞赛,内地432所高校的1106件作品、港澳地区15所大学的53件作品进入全国决赛,共评出特等奖作品29件,一等奖作品100件,二等奖作品283件,三等奖作品747件。

“挑战杯”竞赛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为宗旨,自1989年举办以来,已经成为吸引广大高校学生共同参与的科技盛会和展示中华学子创新风采的青春舞台,在促进青年创新人才成长、深化高校素质教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今年是“挑战杯”竞赛活动开赛第20周年,竞赛受到高度重视和各界广泛关注,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邓楠,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陆昊,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求发,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卢雍政,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黄卫,全国学联主席刘凯,竞赛评委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乃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杜玉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怀进鹏等出席了开幕式。(校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