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待定栏目 > 专题特稿 > 正文

用心起跑,爱的筑造

来源: | 发布日期:2014-07-05

“老师辛苦了!老师再见!”每堂课结束后,校园里都回响起这清脆、动人的喊声。七天的赴蚌埠市梅桥乡“阳光体育”爱心夏令营不仅赋予这座坐落于蚌埠市梅桥乡的中心小学欢声与笑语,更为每一位志愿者带来了感动与收获。

阳光体育,阳光成长。为了庆祝第十届党代会召开,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赴蚌埠团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精神条令,结合学校、学院自身发展特色,形成独特的实践特色,努力提升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在活动中传播爱心、加强交流、施展才华,以“大手拉小手”的形式,充分发挥了团队志愿者作为当代大学生积极、主动、吃苦耐劳的优良形象,为蚌埠市梅桥乡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闪耀着梦想光环的“体育盛宴”。

七天的夏令营,阳光与笑容相映,雨水与汗水交织,梦想与希望放飞,感动与泪水相融。从南方到北方,从日出到日落,从雨水里到阳光下,从舞蹈房到篮球场。一起奔跑,一起跳跃,一起欢笑。这七天,孩子们从志愿者们身上拥有温暖,志愿者们则从孩子们身上收获了满满的感动。

给小孩作梦的床,幸福环绕

6月29日清晨五点半,团队一行21人赶了一夜的火车,从滨江城市芜湖来到了地处中国南北分界线的“珠城”蚌埠。来不及深入感受北方城市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团队随即乘坐汽车来到了此次夏令营的目的地——蚌埠市梅桥乡中心小学。

来不及歇脚,队员们放下行李便开始为未来几天的活动做准备。挂横幅、大扫除,力求给孩子们的课程打造一个洁净、美好的环境;开会备课、挑器材,让孩子们能够获得最多、最丰富、最满足的课程;擦席子、拖地,则是为了未来七个夜晚的地铺做准备。

第二天,志愿者们终于和期盼已久的孩子们见面。六十个孩子,分别来自中心小学三至六年级。初次见面,孩子们的热情与发自内心的快乐便深深震撼了每一位志愿者。

见面,问好。志愿者孔令珠告诉记者,“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第一次做老师,其实心里挺害怕紧张的,但是这些孩子明媚的笑脸和初次见面时响亮的问好瞬间就消除了我的不安。”

本次“阳光体育”体育夏令营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体育理论和实践课、普法及第二语言学习课程、红领巾情系中国梦系列主题活动。而在体育理论和实践课中又包含了拉丁、健美操、羽毛球、手球、篮球、乒乓球、武术等多个体育项目。每一个志愿者负责一个体育项目,60名学生以年级、班级为单位分成四个小班,每天四节课。每一位老师各司其职,同时一起坚决做到维护学生秩序、保护学生安全、爱护学生心灵。

七天里,有阳光也有雨水,有欢笑也有争执。夏令营期间,遭遇了几天的雨水天气,但每一个孩子都坚持按时到校,更令志愿者感动的是,孩子们竟主动要求继续在操场上学习,即使天空落着雨。

雨后彩虹愈发美丽,汗水和雨水在阳光的折射下,将孩子们与志愿者们的笑脸闪耀在整个校园里。

整个夏令营中,除了志愿者们的倾心付出,还有中心小学和安师大的领导老师们全力的支持与关怀。中心小学的校长高超、副校长范玉光每天都会来到学校,尽最大能力为志愿者提供帮助,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中心小学的领导老师们给予了团队巨大的精神支柱。范校长告诉记者,“团队的到来给这座以留守儿童为主的小学校园里增添了一股青春的希望和活力,不仅仅给孩子们带来了专业的体育技能培训,更打开了孩子们对于外面世界的眼界,让孩子们对大学、对未来、对梦想的希冀。”7月3日上午,体育学院蔡维敏等一行领导老师来到梅桥乡慰问志愿者,中心小学校长等迎接陪同。蔡老师表示,希望团队好好努力,争取将中心小学申报为实践基地,在未来的每一个暑期,都能够有一批志愿者过来开展体育夏令营。在参观了武术班、健美操班的教学工作后,蔡老师一行也来到志愿者的住处和大家共进午餐。领导老师们对志愿者们吃苦耐劳、热情奉献的精神提出了表扬,希望大家继续努力,不求让孩子们掌握一门技能,只求让孩子们拥有一种体育兴趣。

活动期间,安徽共青团、安徽师范大学团委、蓝天论坛、校大学生记者团、安徽校媒联盟等都对团队做出了夸奖。

可能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这七天并没有办法让他们对于某一项体育技能熟练掌握,但是却能够让他们拥有一份兴趣,拥有一份梦想,拥有一份对于体育、对于未来、对于生命的梦想与热情。

来自各方的支持与关怀,更让团队里的每一位志愿者们相信,全队的倾情奉献更多地是为了能够让幸福环绕在这些留守儿童的身上,永远环绕。

给小孩远眺的窗,不怕山高

除了体育理论和实践课的学习,团队还给孩子们安排了法律与安全讲座、日语课堂。

城市里的孩子在暑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父母待在一起,出去旅游,学习新才艺等等,但是留守儿童却只能守候在自己的那座小小村庄里。与外界接触甚少的他们,缺乏法律与安全知识,而这些知识也是他们所必须掌握的。

即将去台湾交流学习的志愿者王雅婧给孩子们带来的是日语教学。王雅婧告诉记者,自己并没有想到中心小学的孩子们会对外语的学习有如此高涨的兴趣,也没想到孩子们对于一门语言的掌握会是如此之快。

“也许是他们格外地希望通过任何一种渠道去了解、去观望、去走进村庄之外的事吧。他们和这个世界还隔着一座高山。而我们能做得也只能是在这七天,以及未来的每一个七天,做他们坚实的后盾,让他们的眼睛能够跨域高山,在未来的某一天可以走出高山。“志愿者张舒望着那群正在操场上奔跑着的孩子们说道。

这60个孩子只是千万留守儿童的缩影,他们都处在一个缺少爱也急需被社会关注的群体。通过这次实践,志愿者们近距离地了解农村体育教育的现状。然而,志愿者们此行能做的只是给孩子们带来些快乐与新鲜,把外面的世界展示给他们看,给孩子们一扇远眺的窗,不怕山高。

给小孩远扬的帆,用心起跑

最后一天,展开了红领巾情系中国梦系列主题活动,孩子们进行了环保型、中国梦演讲比赛、国旗下朗诵、优秀诗文比赛等多个系列活动。习总书记曾为青少年寄语道“全国广大青少年,要志存高远,增长知识,锤炼意志,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体育夏令营的学习与交流只是为孩子们的起跑助一臂之力。在这七天里,不断有孩子们吸引到活动中。其中有一个从中心小学转走的男孩去年也参与了夏令营,今年回到老家得知夏令营如期展开,便毫不犹豫地再一次加入进来。

活动全部结束后,志愿者们和孩子们一起合影。孩子们一如第一天来时的那张纯真笑脸让志愿者们感动与温暖。他们手牵手,拥抱在一起,不舍、难过、泪水,终于还是到了分别的这一日。

在写给老师们的悄悄话中,孩子们都向老师们吐露了自己的心声,感谢每一位老师们的辛苦付出,正是因为这些老师自己深深爱上了体育,正是因为这些老师自己才愈发地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期待,正是因为这些老师自己才更有勇气在阳光下起跑。

孩子们的世界是单纯的,是纯粹的,是美好的,是温暖的。志愿者李爱娜向记者坦露心声,“如果说孩子们是大海上准备启程的帆船,我们就是他们远行时的扬起的帆;如果说此时此刻孩子们是要准备向着未来、向着梦想奔跑,那我们一定会用心、用尽全力为他们起跑!。”

给小孩勇气的桨,爱的筑造

对于团队里每一个从小生活在城市的大学生而言,缺失的就是一种在逆境中拼搏的精神,而这种精神需要他们在实践中逐渐培养,敢于吃苦,乐于奉献。作为大学生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在实践过程中,也能淋漓尽致地展现。

跌倒了不喊痛,天气热不喊累。七天的夏令营,不仅志愿者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篇梦想的蓝天,孩子们也给志愿者们带了一种“泥土中绽放微笑”的温暖。

成长的路上总有烦恼,梦想放飞的路上总会被高山阻挠,孩子们成长的路上,需要阳光,需要拥抱,需要鼓励,需要勇气。志愿者们做到了,在人生起步的第一片汪洋大海里,给了孩子们一把叫做勇气的桨。在孩子们成长的某一个阶段,用心打造,用爱筑造。

实践激扬青春志,奋斗成就中国梦。在实现中国梦的路上,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赴蚌埠梅桥团队倾情奉献、爱心支教。

奋斗不停,梦想不止,这一支满怀着爱心的团队一直在路上。

用心起跑,爱的筑造,这一支满怀着希望的团队永远在路上。

据悉,自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于2006年发起“阳光体育”爱心夏令营暑期社会实践品牌活动以来,累计服务群众9000余人,建立夏令营180余个,活动品牌建设有了显著效果,不仅为安徽师范大学的青年大学生提供了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回报社会良好平台,也为广大中小学生了解大学、渴望大学、期待大学埋下了理想的种子。(文/大学生记者团 丁洁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