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待定栏目 > 专题特稿 > 正文

云大清:云淡风轻享青春

来源: | 发布日期:2016-04-24

云大清:云淡风轻享青春

周末的午后,在师大政治学院二楼的关工委办公室里,我们见到了他,黝黑的面孔带着一脸憨厚的笑容,满是亲切与温和。2015年,已经是他在师大的第七年,大学四年与研究生三年,他把最好的青春都献给了师大,而今在读研三的他还兼任着13级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的班主任和14级研二的辅导员。这七年间,他在本科生阶段荣获校“三好学生”、校“社会工作奖”、校“优秀团员”和校“优秀毕业生”等多项荣誉称号;而在研究生期间更是荣获校“优秀研究生干部”、校“优秀共产党员”,且于2013年当选为安徽师范大学第十次党代会学生党代表。研究生三年,专精于学术研究的同时,他把自己所有的爱与关怀献给了与他年纪所差无几的学生们。他就是云大清,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身上最好的标签。

明灯相伴:这一路不孤单

“人生中遇到几位好老师真的不容易,而我恰恰就是幸运的那一个。”在于笔者的沟通中,他讲到,如果没有一路上明灯的指引,自己也不会拥有现在这样充实的人生。

从他的话语里,有这样一位老师映入我们的眼帘,那是他在读本科时期的辅导员,现在已经是政治学院的团委副书记了。他名叫张磊,说起他,云老师满是感慨。“一句话来概括,我现在正在走的路正是张老师已经走过的那一段,无论是科学的教研方法,良好的待人接物习惯还是严谨的工作态度,这些都是张老师对我的耳濡目染。”于是我们专门找到张磊老师,想听听他心中的云老师。“其实大清啊,本科时并不起眼,但是他特别憨厚老实,尤其非常积极,有主动性,善于抓住所有机遇。我记忆很深的是在他大二的时候,当时我正在管理院学生会,他主动找到我,说自己愿意和大一的学弟学妹一起做学生会一名普通的委员。希望我能给他一次锻炼的机会。其实这在当时是十分稀少的,因为自己的同学都已经成为了各部门的部长级人物,而如果大二做一名委员,多少会有些尴尬,可他却不在意这些,只是想让自己得到更多锻炼。处于信任,我给了他这次机会,而之后的工作也证明了他的确是一个稳重踏实,任劳任怨的可塑之才。”

除了张磊老师的引导之外,云老师的研究生导师朱平教授也为他性格的塑造和学术研究的严谨态度付出了许多。在云老师眼里,朱教授对学生一直都充满着平易近人的亲切感,而每当提到专业论题,却会十分严肃。在他的指引下,自己在学术上渐渐培养出良好的研究素养,研二时,在一次自己做关于“中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的论文时,为了证实其中一个论点经得起推敲,他反复验证,在图书馆钻研将近两个月才确定下这一个论点。就是因为这样严谨的治学态度,刚刚进入研三的他,已有五篇学术论文分别发表在河北农业大学、辽宁医学院等五所大学学报上,还有一篇关于辅导员工作方法的论文刊登在了高校辅导员学刊之中。除了自己在专业知识上的刻苦研究,这一切更离不开自己在担任辅导员过程中不断积累的经验教训。回顾自己的这七年,他再一次感慨:“我想,只有自己不断努力不断进步,才对得起一路上这么多帮助过我的老师,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自己。”

哲学思辨:找寻人生轨迹

“我的爱好挺特别的,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阅读哲学。这在其他人看来最枯燥的东西,在我眼里,却是再好不过的良药。它能够治愈我心头所有积淤的情绪,也能在我最低迷的时候给我泼一盆冷水把我浇醒。”云老师用这样一番话表明了哲学对自己的深刻意义。

提到他的低迷期时,老师讲到一次他最难忘的经历,在他读研二时,一次专业课上,老师布置了一个学术问题,让大家课下准备好,下周上课时随机提问。而当时已经成为13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班兼职辅导员的他,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中早已把这件事抛之脑后,等到下一次课来临时,不曾想老师第一个就提问了他。“我当时脑子一懵,什么都答不出来。虽然老师没有让我难堪,只让我站了两分钟就让我坐下了,可是就是这短短的两分钟沉默和与老师的几秒对视,却让我在这之后进入了自己二十几年生活中最大的一段低迷期。”那节课之后,他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开始觉得自己的一切都是那么失败,甚至开始考虑自己现在所做的一切是不是都值得。于是很长的一段时间,他开始厌烦做所有事,就像又重新回到了青春期最叛逆的时段,再也找不回初心。但是,这样持续一段时间后,空虚感渐渐蔓延,他站在花津河边开始反思自己颓废的这些日子。在思绪结成一团无法解开之时,他选择了来到图书馆,走进哲学书籍的海洋,抛下一切杂念,精心研读。几天后,当他再一次站在白桥上冥思时,此时的他已然心思澄明。“几天的阅读,许多的哲理故事慢慢冲淡了我心头的阴霾,甚至许多故事中的人就像现在的我一样,迷茫而不知所措。可当我看到故事中那些人的处理办法时,心头顿然敞亮了许多。我从哲学书中明白,每一次逆境都是一次成长。不得不说,哲学真是我的人生法宝啊!”经历过这件事后,他开始进行每日的规划,忙碌时会记下每一件要做的事,学习与工作都有条不紊的进行。因为自己最爱的哲学,他又重新找回了自己坚持的人生轨迹,更重拾起对未来的信心与抱负。

鞠躬尽瘁:以良心换真情

“在我们班同学的眼里,没有班主任这三个字,只有我们最亲爱的大清哥。”13级本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冯裕国说起自己的班主任,满脸都是自豪之情。而14级研究生杨晓帆也对笔者兴致勃勃的讲了许多与辅导员的点点滴滴,“”当初在全班同学刚刚得知辅导员只比自己大一届时,我们既兴奋又对这个与自己年龄相仿的辅导员表示怀疑。可是,当我们与大清哥真正开始相处时,才知道自己能拥有这样一位辅导员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完全为零的生疏感,他真的把我们就当作自己的亲弟弟亲妹妹一样看待。”学生如此之高的评价,背后是“大清哥”为学生付出的最美好的青春年华。

云老师是学习思政专业的,其实论对口职业,就是专职做辅导员工作的。所以,在他接手班主任和辅导员任务之前,他已经利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创建了属于自己的一套科学的辅导员工作方法。他不仅采取了利用新媒体做思想教育工作的新兴方式,也不忘传统教育办法,开展进寝室、进食堂,进操场的“三进法”,借助教室、办公室外的广大环境,对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深入的了解。“同学们其实多多少少对办公室这个环境都存有许多紧张感,所以我利用其它一切能与学生交流的地点来了解学生思想动向。这样,在他们熟悉的环境中整个人会更放松,学生们也更愿意与我讲出他们的心里话。”相比传统办法,让云老师与他的学生更为津津乐道的,还是新兴的新媒体入工作教学方法。学生冯裕国提起了这样一件让全班同学温暖已久的事,“你绝对不敢相信,大清哥对我们的关心有多么无微不至。班里每一位同学的生日当天,都会收到一条来自大清哥的生日祝福短信。看到的那一刻大家都十分感动,斗志也变得昂扬起来。”而说起这件事,云老师感慨万分,他说,这样的做法其实并不是他首创的,而是受到了自己研究生导师的启发,在他研一时,也在生日当天收到了一条来自导师的生日祝福,当时的自己别提多激动了,更不敢相信老师会记得住自己的生日,顿时,一种被尊重的温暖包围了他。但事后,在一次与老师的交流中,他才得知,原来老师是利用飞信的生日提醒功能完成了这样一件暖心的事,以至于后来他做辅导员后,也延续了利用新媒体关乎学生的好办法,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看看飞信里有没有生日提醒,然后发一条长长的短信送出祝福,将这份爱继续传递了下去,更让学生收获了一份尊重与温情。

诸如此类的事例还有很多,比如他会为了班里一位同学研究生证区间的问题熬到深夜来解决,甚至冒着自己被厌烦的风险,多次打电话给一些上级领导请求紧急特殊处理,一切做法只怕学生不能及时回家:为了照顾班级每位同学的利益分配,他常常会考虑到茶不思饭不想;班级里每一次活动的通知,都是他亲自发给班中每一位同学,而不把任务下放给班长团支书:师大网站上一旦有新的活动通知,他都会亲自在第一时间分享给同学……不知道他在背后为学生到底付出了多少,可是最后他只谦逊地用一句话来概括:“做事要先学会做人,以父母的情怀来对待学生,是每一位老师应该做的事。所以,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不值得被如此称赞的。”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做无愧于自己良心的事,这是云老师的座右铭,他跟随着前辈的步伐,以自己的勤奋努力和一颗诚挚之心,脚踏实地的走好了自己的每一步路。就像他的名字一样,云大清,云淡风轻,相信他会在自己的人生路上,走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光明!(文/何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