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记者情
汪励
世界上有一种职业叫记者。
笔,镜头,话筒,记者用它们定格记忆;
信念,坦荡,专注的执著,记者用它们呼吁正义。
记者的笔,勾勒晓风残月的唯美;
记者的笔,记录历史前行的轨迹;
记者的笔,揭露世间的丑恶虚伪。
每一张照片,每一组镜头后,也许是记者借着月光,徒步挺进,风餐露宿的画面,抑或是没有硝烟,但面对生与死考验的战争。最唯美的现场,最唯美的感动。话筒传出的亘古不变的是记者无所畏惧的一腔热血。最近的声音萦绕耳际,最动听的声音,咫尺天涯。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哓送流年。记者的信念是奔腾不息的江河。如流诸笔端的天籁,给予心灵以轻微却彻底的震撼。信念在记者笔下,是承诺,是奇迹,不是俗气的动力。它就像一抹霞光,穿越百年时光,让人忘记世间还有痛苦,它将记忆中的阴影稀释,化作鲜活的喜悦。爱与美交织的智慧,给人无与伦比的感动,无以名状的安慰。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外云卷云舒。记者的心,坦荡与平和,它不会争名夺利,它不会勾心斗角,它像漂浮在天边的白云,纯洁而美丽。记者的价值在于惩恶扬善,无悔奉献,记者的生命力在于采访报道,文字传递真情,图片传递信念,无论风云变幻,紧跟社会尖锐,这便是坦荡的记者本色。
记者是专注的,一丝不苟的言行,全神贯注的姿态。那样一种专注,一派宁静。它静如止水,甘若醴泉。它像澄清的清秋里凌空飞过的大雁,携了风声,劈空剪破那宁静的蓝。
庄子有“鲲鹏展翅九万里”的潇洒,陶渊明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潇洒,诸葛亮有“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潇洒,记者的潇洒来源于执著。哲人说:“那迎面吹来的风,也有阳光的味道。”记者执著于呼吁正义,执著于与社会黑暗和丑陋作斗争,执著于逆风展翅飞翔。
金秋时节,满眼是闪耀的金色。第十届记者节在这个丰收的季节悄然到来,记忆回到那年的那天,1937年11月8日,以范长江为首的**新闻工作者在上海成立中国青年记者协会,这是中国记者协会的前身。在2000年,中国政府为鼓舞激励新闻工作者继承优良传统,为正义事业呼吁,正式将中国记协成立日定为中国记者节,从历史的记忆前行,至此,中国记者有了自己的节日。
终于有了记者自己的节日,记者们无比光荣。记者的光荣,是与国同难的辉煌,与国共进的辉煌,与社会同行的辉煌。无论是在泪眼废墟的地震现场,还是在彩旗飘展的奥运现场,还是在肃静洁白的非典现场,哪里有危险,哪里有正义,哪里就有记者,记者的身影总是在第一时间映入眼帘。中国记者向世界宣示中华民族的不屈力量,宣示自己的信仰忠诚,太多的感动,默默守候的记者,是他们见证了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
普利策曾经说过:“社会是航行在大海上的一艘大船,记者就是那船头的瞭望者。他要为社会负责,为社会守望,发现大船在行进过程中的暗礁险滩,及其运行中的各种毛病,及时向船长报告,确保大船的安全,保护每一个船员的生命与财产。也许,记者的第一项使命。作为一名记者,他也是一名历史的记录者。他总是默默行走在岁月中,打捞着历史的沧桑,他总是在观察中不断发现社会肌体上的各种毛病,确保社会健康发展。
记者之笔,妙笔生花;
记者之笔;行云流水;
记者之笔,暗香浮动。
又是秋叶静美时,阳光正灿烂。我想起了中国历史上一个个知名的记者,著名记者邹韬奋、文汇报创始人徐铸成、清末明初新闻巨匠邵飘萍。他们躬逢其盛,他们积跬步以致千里,探明探索新闻前进的方向。
一泓镜水湖,流水潺潺;一条草径,绿意浓浓;一方校园,书声朗朗。期待十一月十八日安师大校园的记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