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在左,爱在右。走过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题记
他,是一位勤奋敬业的学者;
他,是一位甘为人梯的良师;
他,是一位真诚无私的益友;
他,是一位心系社会的赤子;
……他,就是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教师翟林华同志。 1966年,翟林华老师毕业于我校物理系,文革后回校任教,1988年又赴美国贝勒大学留学,回国后继续从事物理与电子学科的教学工作。从教数十年来,他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开拓创新的教育理念,兢兢业业的教学态度,博爱善良的人格魅力感染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2001年,他荣获“全省精神文明十佳公民”称号;今年“教师节”前夕,他又被评为学校“三育人”先进个人。
在一个深秋的下午,记者一行有幸走访了翟林华老师。一见面,率直的翟老师就说:“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也没什么好说的。我就谈谈自己对教学和育人的一些观点吧!这也许对青年学生有一点帮助。”
教学:匠心独具求创新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学习应该是件愉快的事情,我一向反对‘填鸭式’教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完整的人格、独立的思想、自由的精神和正确的思想方法”,这些话常常挂在翟老师嘴边,也体现在他的教学实践中。在教学中,他常常采用启发式、对话式等互动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真正热爱物理这门学科。他认为,现代教育应该因人而异,以人为本,课堂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师生心灵的沟通。大家既是师生,更是朋友,教学不是一厢情愿,而是双方互动,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
在教学过程中,他总是设置一些物理情境,以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事例去诠释深奥的物理知识,同学们听翟老师的课都很入迷。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当翟老师接到授课任务后,他总是要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授课班级学生的思想特点、课堂纪律、学生学习情况,从中分析出教与学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困难。
翟老师除承担电子物理的教学任务外,还为物电学院考研同学上外语辅导课。关于翟老师在英语方面的教学,外界传闻很神,有人说,他象魔术师一样,不知不觉间让你蹩脚的英语脱胎换骨。因此,慕名而来听翟老师课的学生很多很多。有一位蚌埠的中学教师因英语不过关,考研多次失败,听说翟老师的教学方法很有奇效,特地从蚌埠赶到芜湖听了几天课,感觉收获确实很大。在跟翟老师学外语的学生中,很多学生在后来的英语考试中都取得了良好成绩,有一位名叫顾伟伟的同学,GRE成绩居然考了2360分(满分是2400分),在全国名列第三。记者在翟老师家采访时,就此问翟老师:您在教学上取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翟老师笑了:“没有什么秘诀,其实教好考研外语,实际困难也很多,我只不过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提供学习方法上下了点功夫。”话虽说得轻描淡写,但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因为教会学生一道题目容易,而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却是极富有挑战性的,有几次翟老师累得心脏病都犯了,险些倒在讲台上。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他的引导下,许多的优秀大学生考上了研究生,出国留学的学生也不乏其人。
育人:丹心化雨沐桃李
大凡学生都有难忘的老师,这些老师影响了他们的一生。翟林华老师就是这样一位令学生难忘、挚爱的老师。他的学生方海涛对同学说:“翟老师是我的精神教父”。
翟老师教育学生不仅仅传授他们书本知识,还一点一滴地教导他们做人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善良和社会责任感也是教育的重要任务”,翟老师如是说。在教育方式上,他不是进行简单地说教,而是通过自己一言一行来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帮助学生。翟老师平时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还关注他们的情绪波动、生活状况等,并经常深入学生中间,与他们促膝谈心,为困扰中的同学指点迷津,鼓励他们“拒绝平庸,永不言败”。他家的客厅也常常成了他教育学生的课堂,来访的学生很多,许多不知情的人还以为他是学生的政治辅导员。
在育人工作中, 翟林华老师时刻想着的是学生,奉上的是一份真情,献出的是一片爱心,他希望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一片灿烂的阳光,在爱的天平上,他从不放上偏见的砝码。有一位姓裴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一次因考试作弊还受了处分,情绪十分低落。翟老师没有轻视她,更没有放弃她,而是耐心地帮助她、鼓励她,最后这名同学还考上了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生。翟老师帮助了很多这样的学生,他对待学生总是从爱护的角度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耐心教育帮助学生成长,有一位学生家长对翟老师说:“我的孩子在您的熏陶下,完全变了样。在教育孩子方面,您的作用真是远胜于我。”
当然,对翟老师这种无私的付出,也有人不理解,他们劝他:与其醉心于教育学生,还不如腾出时间搞点科研,多写点论文。其实,翟老师何尝不想在自己热爱的专业领域取得更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是,他舍弃不下他的学生,“培养学生也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翟老师就这样用自己高尚的人品感染了一个又一个学生。“饮其流者怀其源”,很多学生坦言,因为一门课几十个学时的缘分,有了一位终生的老师。
捐助:爱心一片洒真情
“我真的很幸运,在大学里遇上翟老师,正是在他的资助下,我这样一名特困生不仅顺利完成了大学学业,还考上研究生”,正在清华大学读研究生的陈谦同学在电话里对记者说。
采访时,熟悉翟林华老师的领导和同事也说:“翟老师是个好人啊!他家里并不富裕,但他却拿出自己的工资帮助了学校和社会上很多人。”
正如大家所说,生活中的翟老师是个很俭朴的人,有时甚至很吝啬,但是对学校贫困学生和社会上一些弱势群体,他总是慷慨解囊——
化材学院有些特困学生生活特别拮据,他和别人一起为他们设置了救助基金;
芜湖市“春蕾”女孩玲玲家境十分困难,他与她结对帮扶,助其完成学业;
一位农民被野物咬伤了,无钱打狂犬疫苗,他二话没说就捐助了药费;
芜湖电视台播出女童朱雅婷患重病的消息,他马上拿出1000元送去了;
河南省爱滋病孤儿村的孤儿朱进中需要社会救助,他和家人一起捐助了5000元;
有人在凯迪网上为白血病患者曹野募捐,他积极参与其中,很快筹措了一笔钱寄去了;
……太多的故事是没办法用笔墨一一叙述的。“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就难在坚持不懈”,十几年来,翟老师从没有忘记和停止过他的爱心捐助,他资助了很多贫困大学生,也帮助了很多素不相识的人,他用爱心为这些弱势群体撑起了一片晴朗的天空。
一件件、一桩桩爱心捐助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也带动了很多人。在翟老师的影响下,他的亲戚朋友,他的学生,甚至他在网络上结交的网友,也加入到了捐助者的行列中。他们当中有些人直接把钱就寄给了翟老师,让他代为寻找合适的救助者,这是基于一种怎样的信任啊!据不完全统计,自1995年以来,翟老师个人捐款和经他筹措的社会各界人士的捐款金额多达十多万元,仅近两年的捐助款就超过五万元。
在采访过程中,翟老师对他扶危济困的事谈得很少,只是说:“个人的捐助毕竟是有限的,我只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受助者不要对人生和社会失去信心和希望”。是的,有爱就有阳光,一位受助者说:“翟老师的一片爱心让我鼓起了理想的风帆,使我重新认识了人生的价值,无论将来我能否干什么,都要做一个像翟老师一样的人……”
黑格尔说:“当一个人把别人的心灵之火点燃之后,他的生命之火将永远不会熄灭。” 翟老师,就是一个甘愿做播撒火种的人,他把爱的火焰撒在课堂上、撒在他能力所及的社会每个角落,他用“心”铸就的师魂在爱的火焰中熠熠生辉……
(王继民 徐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