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暑期像一团怎么也飘不走的云,无忧无虑的季节轻易的从指缝间溜走,都没来得及眨眼!于是总喜欢在阳台上张望一群溜冰的孩子,他们的身影让我觉得温暖,曾几何时我也赤着脚丫儿和伙伴们在稻田中玩着捉迷藏的游戏,一路走来,看到成长的背影在米色的阳光下摇摆,简单却快乐!
三岁时我被送到乡下的远亲家里,那时每天最高兴的是能喝到一碗喷香的红薯粥,蛋黄色的红薯和白白的米粒在嘴中翻滚,那种甜香令我至今回味。那时我会一觉睡到太阳晒屁股,然后喝一口清凉的井水,拉着家里的一头羊羔便奔向了阳光下的稻田!那时的游戏太简单了,几个孩子聚在一起捅蚂蚁洞,捉蟋蟀烤着吃,编花环,下河摸蝌蚪,甚至上树掏鸟蛋都是干过的。那些日子就像红薯的诱惑一般,留下满嘴甜香的回忆。
后来我回了城里,开始了全新的生活。从此脚上便多了一双鞋,骑上了脚踏车,在家里的大樱桃树下来回穿梭,我上了幼儿园,开始接触音乐,舞蹈,蹦蹦床;游乐场中的旋转木马,马戏表演;暑假在家里看着当时热播的“新白娘子传奇”,嘴里嘟哝着那个可恶的老法海,手里抱着积木等玩具,一切的生活从田野转到了形形色色的房屋。学校会组织我们去春游,多半我们会去文化馆和陵园这样的地方,模糊得懂了一些所谓的知识。咿咿呀呀的开始学习拼音和算数,知道了即使自己的红苹果好吃也要和小朋友分享,即使再好吃的糖果也会导致蛀牙,知道了不能喝生水这些再简单不过的常识,在当时已是超难的事了。那段光阴是在樱桃树下度过的,记忆的片段像一个个红嘟嘟的小嘴等待着亲吻!
接下来的故事就完全不一样了,试卷和书本是每天的必修课,我身边多了一群一起写作业的“写友”。傍晚我们在学校的石阶上占领自己的“领土”,开始埋头攻克难题。写完后我们都会买一杯冰淇淋庆祝一番,我开始懂得了什么是朋友,一个不惜代价想帮助他的人!后来我顺利考入了县里最好的初中,记忆里最充实的一段。早上天没亮就已经伴着月亮出发了,嘴里还回味着刚吃的葱油煎蛋的香味!英语和代数永远是做不完的,我也开始了解更多,类似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地球的自转,阿基米德定律这种“深奥”的解答都烂熟于心。那时甚至会有一种对自己的崇拜,觉得自己是个了不起的学者!记忆里那段时光的色彩总是一片忧郁的海蓝色,起伏于夜色的凝重之中!
事情总是那么理所应当,我继而以很高的分数考入了一所相当好的高中,每天陪伴我的除了书本外就是我那部吱吱歪歪的复读机,放学回到家后什么也不想再看了,听着周杰伦的歌曲睡了。嘴里常哼着“七里香”和”东风破”,想象着番茄的香味和窗外的竹篱笆会怎样的美好,有时也会无聊的想以前喜欢的一个女生,然后继续过着嘻嘻哈哈穷开心的生活!高三开始后我并没有打乱自己的节奏,而是更从容的面对那些堆积如山的试卷!
余华在《成年礼》中这样写到:“我们从覆满任何一面墙壁的大字报和大标语上继续学习识字和造句:革命无罪,选择有理: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这样一些躁动的、颇具英雄主义的句式,肯定在我们身上点燃了某种只有青少年才有的东西。理性是在成年以后长生的,而青少年时代只生长情绪。”
没错,那时的我也对未来充满了种种不可思议的幻想,抱负,正是这些给了我梦想的勇气,渴望着去创造奇迹!
当我又顺利的考入江南的一所名校,结果看来似乎并不重要了,褪去了浮华与躁动,剩下的是一颗淡定的心!十几年的生活我感受到了太多的温暖,冬天身上一直穿的毛衣,书本里夹着的揉皱的贺卡,试卷上模糊的大段批语,一起流过泪的瞬间,载着曾失去的光阴碎片散落一地…… 这一切由不同的线条色彩组成,这是林荫路上幸福的见证!
于是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我的成长是被带有斑斓色彩的感情所填满的,那里阳光明媚,春暖花开,那是梦绽放翅膀的天空!而我在这土地上快乐的奔跑,跳跃,起舞。即使会有暂时的阴霾,也只是为了等待明朝的阳光。一路上唱着离别的歌,流着欢快的泪水,继续沐浴这灿烂的阳光,阳光下奔跑的淋漓!
(校记者团 曾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