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校友、庆萍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叶萍生
□ 袁明艳
2008年4月,安徽师范大学迎来了建校八十周年华诞。一批批学子从海内外汇集到母校,共襄盛举。他们当中,有的已经步入耄耋之年,有的正年富力强,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了不俗成绩。有很多师大的校友是带着拳拳反哺之情归来,为母校奉献一份力量的。叶萍生就是其中的一位。1977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音乐系的叶萍生,如今已经在美国拥有九家公司、多个幼儿教育基地,并在合肥创建了庆萍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然而回望她的奋斗历程及师大岁月,她不禁感慨不已。
“资本家小姐”
叶萍生出生在一个资本家家庭,祖父是实业颇丰的的资本家,舅舅在台湾,叔叔定居美国。但是这样的家庭并没有给她带来优越的生活条件和资本家小姐的身份地位。相反,在文化大革命中,叶家在经济和政治上都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年幼的叶萍生从小就习惯了人们敌视的目光和种种不公平的待遇。但这同时也养成了她坚韧和奋发向上的个性。
中学毕业以后,叶萍生进入棉织厂成为一名普通女工,工作的辛苦和劳累不言而喻,常常上了一天班下来回到宿舍浑身上下就像散了架一样动也不能动。但这些并没有压倒叶萍生,只是在她的心中,始终不甘心一辈子就做一名棉织工人,她还有一个梦想。
叶萍生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母亲曾经是合肥市文工团的演员。叶萍生从母亲那里遗传了艺术天分,从小又在父母身旁耳濡目染,逐渐对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热情。还在七八岁的时候,她就弹的一手好风琴,从小学开始就一直是学校里的文艺骨干。工人生活远远不能满足她对艺术的渴望。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她等来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转折点。合肥市轻工局工人文化宫面向社会招募人员组织文艺队,叶萍生凭借坚实的基础和出众的嗓音力拔头筹,终于跻身艺术行业。
“安师大改变了我的一生”
在文化宫的训练和演出大大地激发了叶萍生的艺术热情,但同时,她也意识到这只是自己艺术道路刚刚开始的阶段,不断充实和奋斗的愿望始终占据着她的心。但是由于家庭成分不好加上复杂的海外关系,在那样的政治背景下,叶萍生几乎看不到继续读书深造的希望。正在她苦恼和彷徨的时候,国务院下达了关于培养“可教子女”的政策,一大批像叶萍生这样出身不好的年轻人又获得了所谓“改造”和学习的机会。
1974年,安徽师范大学音乐系的辛祥利老师带着四个名额在全省招收学生,叶萍生紧紧地抓住了这难得的机会。经过多达五轮的筛选和考验,叶萍生以优异的专业水准获得了老师们的一致赞赏,并最终得到了这四个名额中宝贵的一个。叶萍生考上安徽师大音乐系的消息不胫而走,成为单位领导同事人人关心的话题。
正当她满怀兴奋与喜悦地憧憬着自己的大学生活的时候,事情却远远没有她想象得那么顺利。问题仍旧出在她的家庭出身上。单位认为叶萍生的身份背景过于复杂,在是否让她继续读书的问题上需要慎重对待,因此迟迟不予批准。原单位不放人,而安师大已经同意招收叶萍生等四位同学入学,眼看着开学的日期一天天临近,单位领导的意见还是十分坚决,看着叶萍生一点上学的迹象也没有,周围的人们对她是否考上安师大也开始议论纷纷,重重的压力令她非常绝望,她甚至想过,也许这一辈子就要在这小小的文艺队里面平庸地度过。
与此同时,辛祥利老师也在安师大为叶萍生的入学做着努力,一方面,他把叶萍生的详细情况报告给校长,在获得校长的同意和支持之后前往合肥多次与轻工局的单位领导交涉,却始终未能说服对方。最后,在经过校长的同意之后,在没有原单位的出具的任何材料的情况下,辛老师毅然决然地将叶萍生带到了安徽师大。这时已经是1974年的12月18日,叶萍生的大学晚到了三个多月,但却经历了绝处逢生的惊喜。从此开启了她人生中崭新的篇章。
事后,当问起当初为何如此执着于将叶萍生引进大学之门,而不顾异常巨大的困难和阻碍时,辛老师只是简单地说了一句:“你要上学,我要招生”,然而其惜才之心仍旧溢于言表。而叶萍生在谈起辛老师时也总是充满了感激之情,她曾经说“辛老师改变了我的一生。”
上了大学之后的叶萍生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每天都是五点钟起床上山(安师大音乐系的教室和琴房都在学校的后山上),为的是能够争到钢琴练习。尽管当时的学习条件十分艰苦,硬件设施也很差,但是她仍旧感到非常满足。再加上学校里没有任何一个人歧视她的出身,老师和同学们都对她平等对待,给予她很多的关心和照顾,令她倍觉温暖。
自己拼搏出一个天堂
三年的大学生活不仅塑造了一个专业扎实而优秀的叶萍生,同时也为她打开了更为广阔的生活之门。1977年毕业之后,叶萍生进入了合肥市轻工局子弟中学。成为一名音乐教师。做了十年的人民教师之后,1987年,她只带了五百块钱闯美国。
“纽约是天堂,纽约也是地狱”,到了纽约,才发现一切远非自己想象得那么美好,初到美国时的艰辛是难以想象的。为了生计,叶萍生做过各种苦活累活。她在服装厂里做过车衣工,累了一天只能挣两美元,而来回路费却耗去了工资的大半;之后为装饰品工厂穿珠子,一礼拜只有1.5美元,节衣缩食生活都无法维继。即使如此,她也从来没有打过退堂鼓,依然坚持着努力而不放弃。
天无绝人之路,叶萍生在一次送儿子上幼儿园时偶然碰到幼儿园缺少教唱歌的老师,于是临时担任起教员。她美丽的歌喉令家长和幼儿园的老师们为之惊讶。随后由她排练的幼儿演唱“圣歌”的节目在比赛中获得大奖,从此更得到了幼儿园的台湾老板的赏识,聘请她在幼儿园任教。长期的合作使得台湾老板发觉她身上不仅有专业的音乐素养,工作认真负责,对孩子充满爱心而且也有出众的管理才能。在这位台湾老板“告老还乡”的时候,特地将自己的幼儿园交给叶萍生进行管理,开始了她的幼儿教育事业,在短短的十数年里,她的幼儿园逐渐发展壮大,到现在已经开了7所分校。而她的事业也逐渐拓展到经济的各个领域,在美国投资了九家公司。叶萍生的事业走上了迅速发展的康庄大道,2004年,她回到家乡合肥,踏足房地产界,开创了庆萍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叶萍生说:“最重要的就是在遇到困难时不退缩,而是努力克服它!”就这样,这么一位看似柔弱的女子却在纽约打下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拼搏出自己的天堂,解决了美国几百人的就业问题,并因此而受到美国政府的嘉奖。
取于社会 返于社会
“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是事业成功之后的叶萍生经常督促自己的信条。2008年,以母校八十周年校庆为契机,她和她的同学们再次回到母校追怀自己的大学时光。看到母校的翻天巨变,她既感到高兴也十分感慨,同时也萌生了为母校做一点贡献的想法。而后,经过当年招她入学的辛老师的牵线,联系到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最终达成第一阶段出资三十万元分两年定向资助音乐学院合唱团的协议。她表示,只要合唱团办出成绩在国内产生影响,这项资助计划就会延续下去。在叶萍生的心中,安师大是改变她人生轨迹的地方,因此为合唱团捐款,只是她对母校培育之恩的一种回报和感恩。
捐助母校只不过是叶萍生慈善事业的一小部分,在今后,她还将投入更大的精力和物力到社会公益事业上去,从她的身上,我们也能看到成功企业家愿意服务社会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