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青媒在线 > 正文

【一颗红心永向党】知所从来,方明所去——记老党员孙新华的如歌岁月

来源: | 编辑:白甜甜 发布日期:2021-04-29

江城芜湖,细雨绵绵。走过曲折的石桥,郁郁葱葱的树丛映着略显古朴的长亭,在赭山校区的荷花池,我们见到了孙新华老师。孙老师退休前曾任校党委宣传部部长,她的父亲就是革命烈士孙路平。在她和煦而充满力量的讲述中,那段承载着两代共产党人初心与使命的革命故事,缓缓铺开。

忆峥嵘 念往昔革命岁月

“他为共和国出生入死,却遗憾地与共和国擦肩而过”。尽管已经过去了七十一年,谈及父亲,孙新华的眼里仍不由自主地泛起泪光。为解放新中国、解放大西南,孙路平主动请战,1950年3月,在四川安县的一次战斗中,不幸壮烈牺牲,献出了他年仅35岁的宝贵生命。那时,孙新华才刚满五个月。后来,在母亲断断续续的描述中她才逐步了解到,原来,自己的父亲是一位光荣的革命烈士。

通过孙新华的叙述,孙路平烈士的形象愈加清晰:作为学生,他刻苦学习,练就本领,自幼便饱读诗书,先后在私塾和师范学校学习进修;作为进步人士,他研习马列经典,投身革命,曾因组织学运活动、秘密传播革命思想而被校方视为“眼中钉”。可即便如此,他也毫不畏惧,面对校方扣留毕业证书的威胁,他发出“国难当头,就是给我一牛车毕业证书又有何用”的呐喊。后经武汉八路军办事处的介绍,于1937年11月到达延安。19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抗日军政大学的政治教员、政治主任教员。作为共产党员,他初心不改,勇于斗争,主动向组织要求投身解放大西南战场,直至献出生命。

“在母亲的叙述中,父亲蒙难时临危不惧,坚贞不屈,面对凶恶的敌人大义凛然。我的父亲一生公道正直,艰苦朴实,平易近人,工作积极认真,是我的好榜样。”孙路平烈士伟大的革命精神与爱国主义情怀,多年来一直浸润着孙新华的心灵,培养了她的斗志,激励着她为党、为国、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看今朝 承父亲革命遗志

“我出生在1949年10月3日解放军南下的行军途中,我刚一出生,父亲就兴奋地为我起名“新华”,告诉母亲这是伴随着新中华而诞生的新的生命,表达出父亲对我寄予的无限希望。父亲,并不曾在我的记忆里留下多少印象,但隐隐有一种期望和力量始终在感召着我。他好像从未离开过。”孙新华的身上有着父亲的影子,“我后来走的路啊,基本上都是我父亲走过的路”,她感慨道。

1968年,受父亲的革命精神的感染,孙新华积极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第一批报名参加“上山下乡”运动,坚持要去当时最远的陕西省宝鸡市陇县。那里山高沟深、土地贫瘠,自然条件格外艰苦,可孙新华毫无畏惧。“要锻炼就要到最远、最苦的地方。”秉持着这样一种坚定的信念,她踏上了前往陇县的列车。孙新华回忆说,砍柴时被柴刀误伤、走山路时被沿路树枝划伤等,都是常有的事情,一不小心,就会弄得一身的血迹。“但还是坚持了下来,后来还拿到了最高的工分,连当地农民都给我们竖大拇指呢。”念及这段难忘的知青岁月,她不觉艰苦,只是笑着,脸上满是自豪与骄傲的神情。

谈及入党初心,孙新华告诉我们,她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父亲的影响。在她心中,父亲的形象就是最典型的共产党人的形象——理想信念坚定,真干实干苦干,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所以,她在能入团的时候积极入团,能入党的时候主动写入党申请书,不断向心中这个神圣的组织靠拢。“在我看来,中国共产党就是实实在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几十年来,我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始终忠于党,忠于人民,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不懈奋斗。”

行前路 传前辈红色基因

“我的父亲是一个非常称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他阅读了大量的理论著作和文章,不仅武装自己的头脑,还以此教育他人。”追随着父亲的脚步,孙新华也是如此。她后来大量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不仅“学政治”,而且“讲政治”。大学毕业后,她在高校先后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系党总支书记、安徽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等工作,为青年学子讲党史、国史,为国家建设塑造了一批又一批信念坚定的栋梁之才。

退休后孙新华老师仍关注着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她认为高校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仅要抓党史宣传教育、思想政治理论学习,还要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做好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塑造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青年大学生。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孙新华作为烈士后人,秉承父亲遗志,继续父辈未完成的事业,多年来始终坚守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一线,一言一行中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风骨,为学校、国家和社会发展培养又红又专的英才。站在建党100周年这个历史关键点上,她提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将党史教育落实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对同学们提出了“学会做人” “学会生活”“学会学习”的期望。唯有如此,才能做到“知所来”,也好“明所去”。(校大学生记者团 文/张子慧 朱梦婕 摄影摄像/罗诚臣 图蔡雯 音频/杨穆龙)